Engage to Life Energy
当10x Genomics单细胞技术结合Visium空间基因表达解决方案,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?
2020年7月,发表在《Cell》上的一篇名称为《Multimodal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Architecture in Huma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》文章,影响因子36.216,结合10x Genomics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Visium空间基因表达解决方案,分析了cSCC肿瘤和基质细胞亚群,它们相互作用的空间微环境,以及它们参与的癌症通讯基因网络。
上周,“陈巍学基因”创始人陈巍老师为大家解读了这篇文章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方法,现在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回放啦!(附PPT文字版课程内容)
扫码免费观看
文章概要
文章的题目是《Multimodel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Architecture in Huma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》,发表在2020年7月的Cell杂志上。题目翻译成中文,就是《人鳞状细胞癌成分和空间结构的多模式分析》。
文章的通讯作者,是Paul A. Khavari,他是Stanford大学医学院的皮肤病学教授
文章前半部分的实验方法是
分析10个皮肤鳞癌病人的样本,和对应的正常样本
用单细胞RNA-seq方法对单个细胞的RNA进行分析
用空间转录组方法,对组织的空间表达模式进行分析
用MIBI,也就是多重离子束成像进行分析,也就是对选定的蛋白质做空间表达分析
前半部分单细胞测序、空间转录组分析内容
1.确认一种肿瘤特异的角质形成细胞,Tumor-Specific Keratinocyte ,首字母缩写是TSK,这种细胞位于前沿的纤维血管壁中
2.肿瘤和基质细胞的独特配体受体和空间生态位关联
后半部分:研究对移植到裸鼠身上的肿瘤做CRISPR扫描,具体做法是把肿瘤移植到裸鼠身上通过裸鼠体内生长的肿瘤,做CRISPR扫描,确定亚群必需的致瘤基因网络
分析内容
2.1,发现TSK细胞亚群
单细胞RNA测序后,经过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角质形成细胞进行聚类分析,可以发现在肿瘤组织中多出了一种新的细胞类型,
就是图中绿色的这些细胞,文章中把这些细胞命名为“肿瘤特异的角质形成细胞”,英文是Tumor-Specific Keratinocyte,缩写是TSK细胞。
在被检测的病人肿瘤样本中,TSK细胞占比范围从2.7%到13.8%。
再把这些细胞进行表达谱分析,可以清楚地看到肿瘤细胞中的TSK细胞与别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。
TSK这个簇的细胞,有100个基因的表达与其它三个簇的细胞有明显的差异。其中99个基因的表达是明显高于其它三个簇的。
其中,我们可以注意一下MMP10这个基因,这个基因作为TSK的标志基因,在文章后面还会再次提到
从簇与簇的两两比较中,我们可以看到TSK与别的簇的交叉色块的颜色是偏紫的,也就是差异较大
TSK细胞高表达了经典的上皮-间质转化标记基因
上皮-间质转化的英文是epithelial-mesenchymal transition,缩写是EMT
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TSK表达的EMT基因远高于其它三个细胞群
TSK的特征基因与细胞运动和细胞外基质分解相关,
例如:VIM基因、ITGA5基因,这提示TSK细胞有入侵行为
作者发现肿瘤组织中的基底细胞的增殖频率,比正常组织中的基底细胞的增殖频率高5倍。
与之相反的是分化细胞,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分化细胞,两边没有太多差别。
对2.1部分概括一下,单细胞测序数据表明鳞状细胞癌中的表皮分化层次在关键方面失调:
细胞无法完全参与分化;
基底细胞迅速增殖;
TSK这个亚群的细胞表达出上皮-间质转化(EMT)连锁基因
第2.2部分,谈空间转录组学确定了基于TSK的前沿异质性
为了评估肿瘤细胞群的空间组织,作者对一部分肿瘤的切片进行了空间转录组的分析
从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,
粉红色的这些细胞簇,TSK的得分最高,
同时这些细胞也都表达TSK的特征基因MMP10,注意一下这些点分布的位置
我们看左边图中两个样本上描的虚线,这些虚线是肿瘤和正常组织交界的前沿
对应于这些虚线标出来的前沿,在中间的点阵图上,用彩色标示出这些在前沿的点
再来看TSK的点,有多少是属于前沿的点。我们看到第2个病人的样本中,TSK的点90%以上集中在前沿,
而第10个样本中,TSK的点80%集中在前沿。也就是说TSK的点,大部分集中在肿瘤的前沿
左边的三个图,是三个样本中的非TSK的肿瘤前沿的点,
经过分析,可以看到5号样本的这些点中,有高的免疫反应,并且干扰素相关的信号通路中的基因高表达
2号样本的这些点中,有促进表皮正常发育的基因和促进细胞粘合的基因的高表达
1号样本中,有促进表皮正常发育基因的高表达
也就是说,在非TSK的点,往往有强的免疫反应、或者有促进细胞正常功能的基因表达
对第2.2部分的概括是
从空间上说,TSK细胞高度集中在肿瘤的前沿
没有TSK细胞的肿瘤前沿,免疫反应强
第2.3部分,谈鳞状细胞癌的免疫状况
这是从单细胞RNA-seq数据得到的跨肿瘤微环境的细胞类型,选择出免疫抑制相关的基因,做的表达小提琴图。肿瘤微环境,就是Tumor micro environment,缩写是TME
从图可以看到,PD-L1和PD-L2仅在迁移的树突细胞中表达,表明引流淋巴结中的树突细胞可能会限制抗PD-1治疗的反应。
这可能也解释了在进行抗PD-1治疗后,新型T细胞克隆浸润到肿瘤中的观察结果。
有趣的是:已知CD276能增加T调节细胞,并抑制T细胞应答,这个基因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TSK上有明显的高表达。
几种抑制T细胞的基因,包括VISTA、LGALS9和TNFRSF14,都在多种细胞中有广泛的表达。
VISTA、LGALS9和TNFRSF14,这几个基因在空间转录组中表现出空间簇特异性模式,与有髓样特异性因子的细胞,共定位在炎症前沿
而这几个基因都有抑制T细胞的作用
耗尽的CD4和CD8 T细胞中都高表达耗尽因子,
如:LAG3、TIGIT、PDCD1、HAVCR2、CTLA4
同时也表达细胞毒性因子,如:GZMA、GZMB、GNLY、PRF1
耗尽的 CD4 T细胞表达滤泡辅助相关分子:ICOS
从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,增殖率最高的三组细胞,都是耗尽细胞
接下来,通过分析单细胞RNA-seq中的趋化因子和受体表达,评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潜在募集机制。
几个趋化因子受体在重叠的T细胞亚群中高度表达,
例如:CXCR3、CXCR6、CXCR4,表明这些细胞共同招募趋化因子,并且与空间转录组中的共定位一致。
T调节细胞特异地表达CCR8,这提示,CCR8可能是抑制T调节细胞的召募作用的潜在治疗靶标
对第2.3部分做一下概括
多种细胞参与了免疫抑制作用,包括:
耗尽的T细胞
T调节细胞的召募作用
与抑制信号共定位的树突细胞
第2.4部分,我们谈一下炎性肿瘤微环境的单细胞空间架构
为了以单细胞分辨率解析肿瘤微环境的空间组织,作者在6个患者的肿瘤前缘的18个视野(FOV)中进行了多重离子束成像。
这里说一下多重离子束成像技术。
简单来说,它就是空间蛋白组。
它的基本原理和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相近,只是用金属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来代替了萤光染料标记的抗体,用逐点的等离子体质谱扫描代替了显微镜拍照。
先是和传统方法一样,制作切片
接着用重金属离子同位素来标记抗体,每一种抗体用一种同位素标记,一次最多可以有100种金属同位素,也就对应于100种抗体,最终对应到100种蛋白。
然后把这些抗体和样本切片进行反应,也就是相当于传统免疫组织化学中荧光抗体对切片的染色,差别在于这里用的抗体是用金属同位素进行标记的,而不是用荧光染料进行标记的。
再对切片逐点地用激光照射气化,对蒸气进行等离子化,再做质谱分析。
质谱可以一次测量100种金属同位素。再从同位素的含量回推到被照射的点上的蛋白含量,
再进一步结合每个点的空间坐标信息,回推到切片空间上的蛋白含量。
分析结果发现,尽管区域异质性很大,但是CD8 T细胞、T调节细胞、巨噬细胞、和CD4 T细胞高度相关
其中CD8 T细胞和T调节细胞相关性特别高,r值约0.72
CD8 T细胞和T调节细胞有明显的共定位现象,
图中,是多重离子束成像的四个视野中CD8 T细胞与T调节细胞的距离,
黄颜色的峰表示的是各个亚群细胞相互的随机距离,
灰色的峰是CD8 T细胞和T调节细胞距离的分布,
可以看到,有3个视野的灰色的峰是明显偏向短距离的,而且FDR也小于0.05,这说明CD8 T细胞和T调节细胞的距离的比随机距离明显要短。
左边的图展示的是肿瘤与基质的交界的情况
右边的图显示成纤维细胞,巨噬细胞和T调节细胞在肿瘤-基质边界处最丰富,而CD8 T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肿瘤之外,这表明T调节细胞的定位可能会阻止效应淋巴细胞进入肿瘤
对第2.4部分进行概括
空间定位分析:
发现CD8 T细胞与T调节细胞高度共定位
在肿瘤与基质的交界处,T调节细胞、成纤维细胞、巨噬细胞有富集
边界处的T调节细胞可能阻止淋巴细胞进行入肿瘤
第2.5部分,在前沿边缘映射细胞的信息交互
将单细胞RNA-seq和空间转录组的数据集进行整合,寻找前沿的相邻肿瘤与TME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的特点
把分化细胞、基底细胞、TSK细胞分别作为信号发出与接收者来做分析
上图是这三种细胞作为信号的发出者
下图是这三种细胞作为信号的接收者
作为信号发出者
可以发现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TSK配体有配对介导关系,如:MMP9对LRP1,TNC对SDC1
另外TSK可以通过配体-受体对来调节内皮细胞,如:PGF对FLT1,PGF对NRP2,EFNB1对EPHB8
作为信号接收者
内皮细胞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显著共表达NicheNet预测的配体,例如TFPI,FN1和THBS1,与TSK受体匹配
有广泛地表达TGFB1和TGFB3,进一步支持TSK成为一种类上皮-间质转化的细胞群
在一项PD-1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两种类型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试验中,TSK 特异性基因ITGB1和PLAU高表达与进展生存期显著降低有关
这提示了TSK高表达的基因,可能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靶基因
对第2.5部分进行概括
分化细胞、基底细胞、TSK细胞分别作为信号发出与接收者,参与肿瘤前沿边缘的信息调节网络
这部分的工作还提示,针对TSK细胞亚群进行治疗,可能会改善免疫治疗的效果。当然这还需要更多的工作来进一步了解
第2.6部分,对移植到裸鼠身上的肿瘤做体内CRISPR扫描
把肿瘤移植到裸鼠身上做成移植瘤,分两个方向
左边是把肿瘤细胞移植到裸鼠身上,成瘤后做单细胞测序
右边是把肿瘤用sgRNA库进行转染后,发生CRISPR基因剪辑,再移植到裸鼠身上,然后再取出裸鼠身上的肿瘤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
图中是两个移植瘤经过单细胞测序后,得到的细胞分簇的UMAP图
基底细胞、循环细胞、分化细胞、TSK细胞,四种细胞都有
这是把CAL27这个样本,分别进行体外培养,和体内培养,然后测序得到的差异。
测序得到了四种细胞标志性基因表达量,图中黑色的条子是体内培养的结果,红色的条子是体外培养的结果。
可以看到:基地细胞、循环细胞和TSK细胞的体外得分比体内得分高,而分化细胞的体内得分高。
作者推测,这是因为在体外培养过程中,基底细胞、循环细胞和TSK细胞对微环境的依赖小,所以生长得快。而分化细胞对微环境的依赖大,离开机体后,生长得慢。
接下来,作者对三个移植到裸鼠身上的鳞状细胞癌,做了CRISPR扫描。
扫描中,发现了肿瘤周期角质形成细胞的以PCNA和GINS2为中心的最大网络
通过CRISPR扫描发现TSK细胞中的专用网络,
包括ITGB1,FERMT1,CD151,ARPC2和HSP90B1等基因。
其中ITFGB1、CD151和FERMT1的蛋白产物在细胞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以介导整联蛋白信号传导
对2.6部分进行概括
经过CRISPR扫描,发现:
肿瘤周期角质形成细胞的以PCNA和GINS2为中心的最大网络
TSK细胞中有专用网络,包括:ITGB1,FERMT1,CD151,ARPC2和HSP90B1等基因
文章总结
作者使用单细胞RNA-seq对鳞状细胞癌构建了细胞亚群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,并用空间转录组和多重离子束扫描进行了整合的空间分析,以评估这些细胞所处的生态位。
在肿瘤细胞中鉴定出一个细胞亚群,TSK,肿瘤特异性角质形成细胞亚群
免疫前缘,富集有TSK细胞、T调节细胞、耗尽T细胞
同时有大量的抑制免疫反应的基因进行表达
这提示了可以针对这些抑制免疫反应的基因进行肿瘤靶向治疗
通过对移植瘤做CRISPR基因扫描,发现了:
肿瘤周期角质形成细胞的以PCNA和GINS2为中心的最大网络
TSK细胞中的专用网络,包括ITGB1,FERMT1,CD151,ARPC2和HSP90B1等基因
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中心路1158号5幢5楼
电话:400-9200-612 传真:+86 21 6090 1207/1208-8154
dafabet手机黄金版技术(上海)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2 Genergy Inc. 沪ICP备10017363号
微信:genenergy